仙風道骨筆架山
0
《少岷》
2015年03月31日
君不聞,,少岷之山連胄婁,,雄視西川十二州,。
赤水河從云南鎮(zhèn)雄大山的褶皺里蜿蜒而來,,披星戴月,,淺唱低吟,,經(jīng)過千里愛情的長跑,,終于在合江投入長江的懷抱,,有情人終成眷屬,,筆架山證婚了這天造地合的姻緣,。
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,。合江筆架山海拔698米,,東西長2350米,南北寬525米,,最窄處僅2米,。位于合江縣城西5公里的赤水河畔。
山名溯源
筆架山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幾易其名,,順序是:安樂山——少岷山——筆架山,。留下了歲月的烙印和傳奇,積淀了厚重的多元文化,。 先秦時,,合江屬巴國,秦始皇統(tǒng)一中國后設(shè)巴郡,,秦在筆架山麓,、赤水與長江匯合處(今合江縣城南關(guān)上)筑符關(guān)。漢武帝建元六年(公元前135年)遣中郎將唐蒙率伕卒萬余出符關(guān)出使夜郎,。終使這個神秘的高原王國藩屬漢朝,。由于便捷的長江水道,合江成為聯(lián)系西南的紐帶和商埠,。漢元鼎二年(公元前115年),,合江置縣,名符縣,,是長江上游最早置縣的三個縣之一。
合江縣名幾經(jīng)變更,,依次是:符縣—符信—符節(jié)—安樂—合江,。南宋末,合江縣治毀于兵火。公元1277年,,神臂城最后陷落,。次年(公元1278年),元統(tǒng)治者將合江縣治遷至黃氏壩(今大橋鎮(zhèn)境內(nèi)),,黃氏壩當時叫濟民市,,元改稱“符陽縣”。但因“符”與“胡”諧音,,縣人忌之,,故縣人多呼為“華陽縣”。合江縣治在這里長達九十年之久,。當時全縣人口不足千戶,,總?cè)丝谠谖迩俗笥摇S捎诤辖孛淖兓?,所以筆架山曾名安樂山,、合江山。流經(jīng)這段的赤水河曾叫做安樂溪,。筆架山有文字記載的山名最早見于北魏酈道元的《水經(jīng)注》,,他記下了安樂溪和安樂山的名字。 明代,,安樂山又產(chǎn)生了少岷山和筆架山兩個稱謂,。禮部侍郎呂柟《少岷山記》云,合江人曾嶼(1480—1558)遍歷川西北大岷山,、大雪山,、青城、天鼓等名山大川后感嘆道:“岷下山,,莫如我安樂”,,遂改名安樂為少岷。
明代后期做過四川按察使的曹學佺《與地名勝志》稱少岷山為“筆架山”,,這是“筆架山”名稱的最早文字記述,。
筆架山傳奇
筆架山是道教、佛教,、儒教并存的名山,,演繹了歲月的傳奇。 東漢張道陵棄官入道,,奉老子為教主,,入教者須交五斗米(相當于現(xiàn)在的25市斤),創(chuàng)建了早期道教“五斗米道”,。他云游四方,,后入蜀,,先后在青城山、安樂山,、鶴鳴山修煉,。在合江安樂山修煉時常以符箓為人治病。據(jù)說他離開安樂山時,,用法力在樹葉上書了符箓,,從此安樂山便有了別無僅有的天符樹?!逗辖h志》載:“天符樹葉似荔枝葉而較長,,上有文如蟲蝕,或密或疏,,宛若符箓,。”后人將此視為道跡,用來除病消災(zāi),。
南北朝時,,梁代人王法興(502—557年)在安樂山修道,王法興去世后,,安樂山道場荒圮,。隋代人劉珍(?—599年)沿岷江而下,,遍訪名山,,最后選中安樂山為他的修煉場所。他說:“戎(宜賓)之平蓋山濁而不清,,瀘之方山清而不秀,,安樂山清秀可托”。 唐朝瀘州太守張元濟《劉貞人記》云:“隋劉貞人,,諱珍,,字善慶,綿竹人,。前身即合江道士王法興也,。”傳說劉珍是梁代合江道士王法興轉(zhuǎn)世,來安樂山重振道場,,隱居修煉,。開皇十九年(599年)四月十五日,在安樂山仙人口羽化登仙,。
是日,,隋文帝楊堅正坐朝金殿,忽見一白發(fā)須眉仙道從天而降,,稟之在合江安樂山修成登仙之事,,飄然而去,。文帝聞之,,遂派人到合江查明事實,,即撥國庫銀在仁壽年間(601—604年)在安樂山建騰清觀、安樂觀,、靖安觀三觀,,并賜田土,禁樵采,。成為川南黔北道文化中心,。
劉珍在飛仙前將丹經(jīng)鐵罄藏于石柜之中,告訴弟子,,60年后將有圣主遣使來取,。過了60年,果有唐高宗李治遣使倒安樂山取走劉珍所遺丹經(jīng),、鐵罄,。并下詔建觀,御筆親書“延真觀”匾額以賜,。天寶六年(747年),,唐玄宗李隆基赦改安樂山為“合江山”。 劉珍在安樂山羽化登仙在民間留下了許多神奇的傳說,。傳說劉珍在安樂山修煉時,,偶遇一身材矮小的白須道人,自稱丁山白道長,。二人談仙論道,,賦詩作文,下棋品茗無不投機,,遂成至交,。一日,劉珍應(yīng)丁山白道長之邀,,前往丁山游玩,,行至丁山山腰一芭蕉樹下,見一大青石上一只白猿正倒臥酣睡,,但見一紅珠從它口中隨呼而出,,高約尺許,隨吸而入,,周而復(fù)始,。劉珍甚感驚奇,乘紅珠吐出之際,,伸手接住,。白猿霎時驚醒坐起,,變成白須道人。劉珍驚慌之際隨手將紅珠納入口中,,紅珠入口隨息而下,,滾入腹中。白須道人嘆道:“我在山中苦修千年,,原來是為你而修煉啊,,可見仙緣在你,而不在我,。”言畢現(xiàn)出真身白猿,,仰面朝天而坐化。現(xiàn)在筆架山有一景點的化石為“白猿望月”,,就是這個故事,。
劉珍吞食白猿寶珠后從此得道,身輕如風,,每日風餐飲露,。一日,行至白米洞(今白米鄉(xiāng)場鎮(zhèn)側(cè))依石而眠,,夢中依稀看見洞外青山疊翠,,天邊彩虹如天橋橫跨,還隱隱傳來仙樂之聲,。醒來劉珍暗忖“這是神仙予兆”,,復(fù)在洞中修煉。年余,,世人漸知,,常有頑童相邀入洞觀看老道,攪其清修,,劉珍決意離去,,臨別在洞壁題詩云:
漢代著名文學家楊子云說筆架山剪刀峽藏有道教修煉秘笈寶典,。引得歷朝歷代尋寶者探尋,卻無果而反,。1986年一個農(nóng)民在此挖草藥卻無意間挖出了一條赤金的龍飾,。上交后得了獎勵,。這正是:“有心栽花花不發(fā),,無心插柳柳成蔭。”
筆架山現(xiàn)在還有曬丹石,、仙人石,、臥牛石、爛柯跡,、石棋局,、大腳板、九連洞,、白猿望月等道教文化遺跡,。
筆架山是蜀中歷史悠久、文化厚重的道教名山,,有深遠的影響,。從合江出土的漢代畫像石棺的畫像,仍在民間演出的“合江儺戲”(民間稱“端公戲”)就可見合江道教文化的厚重和廣博,。
筆架山是道,、佛、儒三教包容共存的名山,。清乾隆合江籍解元羅文思曾在此山苦讀出仕,。他對筆架山“觀心洞”悟釋:“佛教視為明心見性,道教以為修真煉性,,儒教則取其存心養(yǎng)性,。三教殊途同歸乎!”
現(xiàn)筆架山有始建于梁代的佛教寺廟“云臺寺”,,儒生讀書的白鹿祠遺址,。
翰墨飄香筆架山
筆架山是名山,吸引了歷朝歷代眾多名人高士探訪題詠,,養(yǎng)性苦讀,。
唐神童先汪、南宋名臣劉望之,、明代曾嶼,、清代羅文思均在此山讀書登科,。
留下游記的有:唐瀘州太守張元濟的《劉貞人記》,宋黃庭堅的《游安樂山記》,、明禮部侍郎呂柟的《少岷山記》等,。
題詠筆架山的詩作當以千記,名篇佳作,,流傳至今的也有百計,。其中有蘇軾的《過安樂山》,明代禮部尚書兼太子太師馮名世的《游安樂山》,,明禮部員外郎鄭善夫的《少岷山歌寄曾東石》等,。
1919年,時任滇軍混成旅旅長的朱德曾與合江文人墨客登臨筆架山,,寫下《題筆架山云臺寺壁》詩:
(文/賴培東 圖/李貴平)
赤水河從云南鎮(zhèn)雄大山的褶皺里蜿蜒而來,,披星戴月,,淺唱低吟,,經(jīng)過千里愛情的長跑,,終于在合江投入長江的懷抱,,有情人終成眷屬,,筆架山證婚了這天造地合的姻緣,。
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,。合江筆架山海拔698米,,東西長2350米,南北寬525米,,最窄處僅2米,。位于合江縣城西5公里的赤水河畔。
山名溯源
筆架山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幾易其名,,順序是:安樂山——少岷山——筆架山,。留下了歲月的烙印和傳奇,積淀了厚重的多元文化,。 先秦時,,合江屬巴國,秦始皇統(tǒng)一中國后設(shè)巴郡,,秦在筆架山麓,、赤水與長江匯合處(今合江縣城南關(guān)上)筑符關(guān)。漢武帝建元六年(公元前135年)遣中郎將唐蒙率伕卒萬余出符關(guān)出使夜郎,。終使這個神秘的高原王國藩屬漢朝,。由于便捷的長江水道,合江成為聯(lián)系西南的紐帶和商埠,。漢元鼎二年(公元前115年),,合江置縣,名符縣,,是長江上游最早置縣的三個縣之一。
合江縣名幾經(jīng)變更,,依次是:符縣—符信—符節(jié)—安樂—合江,。南宋末,合江縣治毀于兵火。公元1277年,,神臂城最后陷落,。次年(公元1278年),元統(tǒng)治者將合江縣治遷至黃氏壩(今大橋鎮(zhèn)境內(nèi)),,黃氏壩當時叫濟民市,,元改稱“符陽縣”。但因“符”與“胡”諧音,,縣人忌之,,故縣人多呼為“華陽縣”。合江縣治在這里長達九十年之久,。當時全縣人口不足千戶,,總?cè)丝谠谖迩俗笥摇S捎诤辖孛淖兓?,所以筆架山曾名安樂山,、合江山。流經(jīng)這段的赤水河曾叫做安樂溪,。筆架山有文字記載的山名最早見于北魏酈道元的《水經(jīng)注》,,他記下了安樂溪和安樂山的名字。 明代,,安樂山又產(chǎn)生了少岷山和筆架山兩個稱謂,。禮部侍郎呂柟《少岷山記》云,合江人曾嶼(1480—1558)遍歷川西北大岷山,、大雪山,、青城、天鼓等名山大川后感嘆道:“岷下山,,莫如我安樂”,,遂改名安樂為少岷。
明代后期做過四川按察使的曹學佺《與地名勝志》稱少岷山為“筆架山”,,這是“筆架山”名稱的最早文字記述,。
筆架山傳奇
筆架山是道教、佛教,、儒教并存的名山,,演繹了歲月的傳奇。 東漢張道陵棄官入道,,奉老子為教主,,入教者須交五斗米(相當于現(xiàn)在的25市斤),創(chuàng)建了早期道教“五斗米道”,。他云游四方,,后入蜀,,先后在青城山、安樂山,、鶴鳴山修煉,。在合江安樂山修煉時常以符箓為人治病。據(jù)說他離開安樂山時,,用法力在樹葉上書了符箓,,從此安樂山便有了別無僅有的天符樹?!逗辖h志》載:“天符樹葉似荔枝葉而較長,,上有文如蟲蝕,或密或疏,,宛若符箓,。”后人將此視為道跡,用來除病消災(zāi),。
南北朝時,,梁代人王法興(502—557年)在安樂山修道,王法興去世后,,安樂山道場荒圮,。隋代人劉珍(?—599年)沿岷江而下,,遍訪名山,,最后選中安樂山為他的修煉場所。他說:“戎(宜賓)之平蓋山濁而不清,,瀘之方山清而不秀,,安樂山清秀可托”。 唐朝瀘州太守張元濟《劉貞人記》云:“隋劉貞人,,諱珍,,字善慶,綿竹人,。前身即合江道士王法興也,。”傳說劉珍是梁代合江道士王法興轉(zhuǎn)世,來安樂山重振道場,,隱居修煉,。開皇十九年(599年)四月十五日,在安樂山仙人口羽化登仙,。
是日,,隋文帝楊堅正坐朝金殿,忽見一白發(fā)須眉仙道從天而降,,稟之在合江安樂山修成登仙之事,,飄然而去,。文帝聞之,,遂派人到合江查明事實,,即撥國庫銀在仁壽年間(601—604年)在安樂山建騰清觀、安樂觀,、靖安觀三觀,,并賜田土,禁樵采,。成為川南黔北道文化中心,。
劉珍在飛仙前將丹經(jīng)鐵罄藏于石柜之中,告訴弟子,,60年后將有圣主遣使來取,。過了60年,果有唐高宗李治遣使倒安樂山取走劉珍所遺丹經(jīng),、鐵罄,。并下詔建觀,御筆親書“延真觀”匾額以賜,。天寶六年(747年),,唐玄宗李隆基赦改安樂山為“合江山”。 劉珍在安樂山羽化登仙在民間留下了許多神奇的傳說,。傳說劉珍在安樂山修煉時,,偶遇一身材矮小的白須道人,自稱丁山白道長,。二人談仙論道,,賦詩作文,下棋品茗無不投機,,遂成至交,。一日,劉珍應(yīng)丁山白道長之邀,,前往丁山游玩,,行至丁山山腰一芭蕉樹下,見一大青石上一只白猿正倒臥酣睡,,但見一紅珠從它口中隨呼而出,,高約尺許,隨吸而入,,周而復(fù)始,。劉珍甚感驚奇,乘紅珠吐出之際,,伸手接住,。白猿霎時驚醒坐起,,變成白須道人。劉珍驚慌之際隨手將紅珠納入口中,,紅珠入口隨息而下,,滾入腹中。白須道人嘆道:“我在山中苦修千年,,原來是為你而修煉啊,,可見仙緣在你,而不在我,。”言畢現(xiàn)出真身白猿,,仰面朝天而坐化。現(xiàn)在筆架山有一景點的化石為“白猿望月”,,就是這個故事,。
劉珍吞食白猿寶珠后從此得道,身輕如風,,每日風餐飲露,。一日,行至白米洞(今白米鄉(xiāng)場鎮(zhèn)側(cè))依石而眠,,夢中依稀看見洞外青山疊翠,,天邊彩虹如天橋橫跨,還隱隱傳來仙樂之聲,。醒來劉珍暗忖“這是神仙予兆”,,復(fù)在洞中修煉。年余,,世人漸知,,常有頑童相邀入洞觀看老道,攪其清修,,劉珍決意離去,,臨別在洞壁題詩云:
竹杖長拖別景游,
臨行一步九回頭,。
洞中得會真消息,,
一點靈光射斗牛。
離開白米洞后,,劉珍又到現(xiàn)在先市鎮(zhèn)附近一巖洞修煉,,仍有閑人不時攪擾,不得清修,,不久便離去,。后人將此洞稱為“劉仙巖”。其后,,劉珍復(fù)回安樂山修煉,。不時下山在現(xiàn)在合江縣城北門口的張家溝茶館布道,。劉珍升仙后,后人將張家溝上的一座橋稱為“通仙橋”,。
一點靈光射斗牛。
筆架山現(xiàn)在還有曬丹石,、仙人石,、臥牛石、爛柯跡,、石棋局,、大腳板、九連洞,、白猿望月等道教文化遺跡,。
筆架山是蜀中歷史悠久、文化厚重的道教名山,,有深遠的影響,。從合江出土的漢代畫像石棺的畫像,仍在民間演出的“合江儺戲”(民間稱“端公戲”)就可見合江道教文化的厚重和廣博,。
筆架山是道,、佛、儒三教包容共存的名山,。清乾隆合江籍解元羅文思曾在此山苦讀出仕,。他對筆架山“觀心洞”悟釋:“佛教視為明心見性,道教以為修真煉性,,儒教則取其存心養(yǎng)性,。三教殊途同歸乎!”
現(xiàn)筆架山有始建于梁代的佛教寺廟“云臺寺”,,儒生讀書的白鹿祠遺址,。
翰墨飄香筆架山
筆架山是名山,吸引了歷朝歷代眾多名人高士探訪題詠,,養(yǎng)性苦讀,。
唐神童先汪、南宋名臣劉望之,、明代曾嶼,、清代羅文思均在此山讀書登科,。
留下游記的有:唐瀘州太守張元濟的《劉貞人記》,宋黃庭堅的《游安樂山記》,、明禮部侍郎呂柟的《少岷山記》等,。
題詠筆架山的詩作當以千記,名篇佳作,,流傳至今的也有百計,。其中有蘇軾的《過安樂山》,明代禮部尚書兼太子太師馮名世的《游安樂山》,,明禮部員外郎鄭善夫的《少岷山歌寄曾東石》等,。
1919年,時任滇軍混成旅旅長的朱德曾與合江文人墨客登臨筆架山,,寫下《題筆架山云臺寺壁》詩:
絕頂憑臨眼底空,,
怒號戟影劍光紅。
立馬高崗遙注目,,
群山低首拜英雄,。
1987年,筆架山修建了由老一輩革命家陸定一題寫的“筆架山碑林”,,薈萃了合江縣政協(xié)用八年時間在全國范圍內(nèi)征集的一百余幅題詠筆架山的名人,、名家書法手跡。風格各異,,異彩紛呈,。今人作聯(lián)云:“仙人去后空留石,盛世來時自有詩”,。(完)群山低首拜英雄,。
(文/賴培東 圖/李貴平)
上一篇:金銀花開
上一篇:新年音樂會 李谷一放歌合江
文章點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