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有人租六回幫忙送花 受訪者供圖
從今年3月26日開始,,每個下午給一位身在美國的女孩發(fā)一句:“今天過得如何?”,,成為六回的日常,。那天上午,,這位女孩添加了他的微信,向他支付了1500元,。他要做的,,是每天向這位姑娘問好。不管她回什么,,他都可以不用回復(fù),,這一服務(wù),為期半年,。
這就是六回的工作——出租自己,。過去兩年,他完全投身其中,。雇主可以租他干任何不違反法律和道德底線的事,,收費66元起,但更多時候定價是隨機的,??恐鲎猓刈疃嗫梢栽率杖脒^萬元,。他把每次出租的經(jīng)歷寫成故事,,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進(jìn)行推送。迄今,,他已記下了500來個形形色色的出租故事,。
成都商報記者 杜玉全 顏雪 實習(xí)生 岳依桐
去公園撿一片樹葉當(dāng)禮物
問十個問題
站十分鐘
當(dāng)“樹洞”
每天給雇主問好
幫存半年錢
微信里罵雇主
看雇主圖文直播搬家
去貴州省山里的民宿里住兩晚上……
無奇不有
形形色色的出租故事
“有人租我去公園撿一片樹葉,作為新年禮物”“有人租我問十個問題”“有人租我站十分鐘”“有人把我當(dāng)成一個‘樹洞’”……幾年的出租生涯,,六回遇到了租客的各種要求,。
666元
幫她存半年錢
今年3月29日深夜,一位昵稱小八的90后姑娘租下了六回,,租金666元,。“我需要你幫我存錢,我想每天給你轉(zhuǎn)賬,,具體轉(zhuǎn)多少,,看心情,但是每天都會轉(zhuǎn),。”小八對六回說,。
“存多久,,活期還是定期,?”“這個我沒想過,為了能存下來,,一定是定期,。”“那先存半年,,只能半年取一次。萬一我把你的錢拿去花了,,到時候我這‘銀行’就倒閉了,,你就提不了錢了。”“我認(rèn)命,。”……
六回讓小八留下電話號碼和姓名,,并把自己的電話也給了對方。接下來,,六回每天要做的事,,就是記錄小八轉(zhuǎn)給他的每一筆錢,每周發(fā)一個匯總記錄給小八,。
六回說,,“這就是信任感,兩個陌生人建立起來的信任感,。”
456元
當(dāng)三個月“樹洞”
今年三月底的一天中午,,一位昵稱為“猜透”的女孩租下了六回,為期三個月,,租金456元,。六回要做的很簡單——只需當(dāng)一個“樹洞”即可,對于“猜透”發(fā)來的消息,,可以不用回復(fù),。當(dāng)晚,她就給六回發(fā)了200余條消息,。
為什么要這樣做,?“猜透”告訴成都商報記者,能講話的地方其實很多,,微博上的私人小號,、微信私人小號都可以,但好像又沒人看,。“這個樹洞不會拉黑我,,不會刪了我,把所有不好的都丟進(jìn)去,,他也不會反彈回來,。”
66元
租他陪泡澡打球
租客這些形形色色的要求還有很多。六回回憶,,2012年3月16日,,一名租客租下六回,要求他和自己一起釣魚。這名租客的初衷是覺得六回出租自己的想法很有趣,,“沒有什么想法,,就是覺得好玩。”在安仁鎮(zhèn)斜江河邊度過的4個小時,,租客覺得既“一無所獲”,,又“讓人愉快”。
同月,,一位大叔租下六回泡澡,、打球,租金66元,。原因僅僅是因為他從六回身上“看到了對生活的執(zhí)著追求”,。這位大叔通過六回供職的雜志了解到他,“最深的感觸是,,在字里行間中,,都能看出他對生活的執(zhí)著追求,看到一個農(nóng)村孩子的質(zhì)樸和對生活的熱愛,。”于是,,他決定“支持一把”。
今年4月6日,,在咖啡館進(jìn)行的一筆業(yè)務(wù),,六回幾乎沒有說話,一直在遞紙巾——整個過程,,租客哭個不停,。成都商報記者聯(lián)系到這名租客,她說,,租下六回的目的是“希望有個陌生人安慰自己,。”租約結(jié)束后,她告訴記者:“他讓我愿意說話,,打開心扉,,負(fù)面情緒得到了緩解。”
他山之石
美國年輕人出租所有家當(dāng)
他干脆把自己也當(dāng)成家當(dāng)
六回出租自己的行為,,始于2012年,。那年,他在雜志上看到了一條國外的資訊:一位美國年輕人,,把家里所有家當(dāng)拿去出租,,沙發(fā)、冰箱,、微波爐,、自行車,、襯衫……“為什么不把人也租出去?”出租自己的想法就這么誕生了,。那時,,他還在成都一家雜志做記者,,在跟單位領(lǐng)導(dǎo)溝通后,,2012年2月8日,專欄《出租六回》啟動,。他把自己租出去,,記錄每一個出租故事。“一切還是為了好玩,。”六回在首篇專欄中說,。
之后,他辭職,,離開成都,,去大理擺攤,又到北京工作……《出租六回》一度停擺,。2015年,,他回到成都,重啟出租計劃,。出租自己,、寫故事、賺租金,,他以此謀生,。
溫暖的、感動的,、驚奇的,、莫名其妙的……兩年來,這樣的故事足有500來個,。他說,,自己就像一個啤酒釀造師,釀造出各種口味的酒,。
他依靠租金謀生,,同時也依靠出租自己得來的故事,維持著自己微信公眾號的推送,。“平均下來一個月能有六七千元收入,,好的時候能月入過萬元。如果有一周沒人租我,,我就感覺要瘋掉了,,因為沒人租我就沒有故事可寫,也就不能及時更新公眾號,漸漸就不會被關(guān)注,,也就不會給我?guī)硎杖?,這樣就會進(jìn)入一個惡性循環(huán)。”他說,。
眾說紛紜
他和他們咋想的,?
這項有點奇葩的業(yè)務(wù),為什么能夠進(jìn)行下去,?反映了什么心理,?聽聽六回、租客們和專家怎么說,。
六回:
信任讓出租變得好玩
顧客為什么會租一個人,?對于這個問題,六回認(rèn)為,,當(dāng)下社會飛速發(fā)展,,繽紛多彩,人們能玩的東西,、能感受到的新鮮事物層出不窮,,可人們卻反而感覺越來越無聊,越來越需要宣泄,。
六回說,,現(xiàn)代社會,人與人之間很多時候是缺乏信任感的,,但又極其需要信任感,,“你用打車軟件打一次車是一種信任,網(wǎng)上購一次物也是信任,,兩個人之間的交流也更需要信任,。”
六回說,這種信任感也會讓出租變得更好玩,。他說,,最近就有一位雇主租他,要告訴他一個重大的秘密,,并支付了租金,,不過不好在微信上說,要等到該雇主從國外回來后才行,。“我很期待,,有一種儀式感。”
租客:
他愿意聽我說話
成都商報記者聯(lián)系到租六回幫存錢的小八,,她說,,做這件事幾乎沒有原因,,“只是想堅持去做一件事。”為什么不存銀行呢,?“存銀行怕不能堅持,,我也不會理財。”而找到六回,,正是因為信任,,“關(guān)注他很久了,在網(wǎng)上也看他寫自己被出租的經(jīng)歷,,就想體驗租一個人,。”
而那位身在美國,,租下六回要求他每天向她問好的姑娘“笑笑”,,當(dāng)被問及為什么要租六回時,她回答道,,“可能是因為身邊沒有誰和我生活中任何一個圈子都沒有關(guān)聯(lián),,還愿意聽我說話吧。”
專家:
陌生人之間傾訴更容易
北京師范大學(xué)心理學(xué)院副教授,、中國社會心理學(xué)會秘書長王芳表示,,租客通過這樣的方式得到滿足,是因為“社會節(jié)奏快,、壓力大,,人與人之間利益糾葛復(fù)雜,而要尋求純粹,、安全,、輕松的傾訴,陌生人之間反而更容易,。”
為什么六回的一些租客,,會租一些看似無聊而沒有任何經(jīng)濟回報的事,比如“跑十圈”“買你高興”等,?王芳分析,,總體來說有兩種可能,“一是‘無聊消費’,,當(dāng)經(jīng)濟發(fā)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,,我們會用一些閑錢滿足看上去沒必要的需求,純屬玩笑性質(zhì),,就像有人看別人直播吃飯一樣,;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為了滿足控制感,在我的控制之下做一些指定對方做的事,,這是對控制需求的滿足,。”
?。貫楣P名,文中租客均為化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