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http://demo.kesion.com/UploadFiles/2014-08/2/201484124555362.jpg)
川觀新聞記者 吳曉鈴
端午小長假,成都博物館再次迎來如潮游客,3天接待觀眾超過6萬人次,。在博物館大門外、在《漢字中國──方正之間的中華文明》特展趙孟頫的《蘭亭序》前,無不排起長隊。
博物館熱并非只出現(xiàn)在成都博物館,。僅端午3天,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“吉金萬里——中國西南地區(qū)青銅文明展”吸引了3.5萬觀眾打卡,;成都杜甫草堂有近5萬人次觀眾參觀,,全省博物館接待觀眾超過63萬人次。這種熱度也并非只是今年端午的特例,,也出現(xiàn)在春節(jié),、國慶、五一等多個公共假期以及博物館特展舉辦時,。
四川的博物館為什么這么熱,?記者調查了解到,這背后不僅是四川高品質的文物資源對公眾的持續(xù)吸引,,也是博物館持續(xù)推出主題鮮明的特色臨展,,還是資源共享、集結全國明星文物帶來的持續(xù)看點,,更是國人文化自信不斷增強的生動縮影,。
觀眾排隊進入成都博物館(成都博物館供圖)
主題鮮明 在展覽中觸摸5000年中華文明
6月24日早上8點,,端午小長假最后一天,成都博物館外依然排起長隊。廣州游客曾惠娥把一家四口的成都游最后一站放在成都博物館看“漢字中國”特展,?!奥犝f展覽串起了漢字的起源和發(fā)展的全過程,我想讓孩子來感受一下我們漢字源遠流長的歷史,?!?/p>
這正是一個優(yōu)秀的博物館特展所表現(xiàn)出來的吸引力。近年來,,四川各大博物館以先進的策展理念和視角,,頻頻推出主題鮮明、特色十足的展覽,,持續(xù)吸引著公眾關注,。
長江造就了從巴山蜀水到江南水鄉(xiāng)的千年文脈,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標志性象征,。以此為切入點,,四川博物院2021年推出了“山高水闊 長流天際——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特展”,以數(shù)量龐大,、種類豐富的文物,,集中展現(xiàn)了商周時期長江流域巴蜀、荊楚,、吳越三大文化圈波瀾壯闊的獨特風采和魅力,。
一座三蘇祠,,可以看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,。2022年底,四川博物院繼續(xù)策劃推出了“高山仰止·回望東坡”蘇軾主題展,,不僅勾勒了“一門三杰孕于蜀”的歷史背景,,更展示了蘇軾在治國理政、文學藝術等方面的成就及其精神品質,。
這兩大展覽,,前者入選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,后者同樣引來觀展熱潮,。成都博物館近年推出的“百年無極——意大利國家現(xiàn)當代美術館藏藝術大師真跡展”以及此前策劃推出的《絲路之魂:敦煌藝術大展暨天府之國與絲綢之路文物特展》等臨展,,同樣受到公眾歡迎。尤其是“絲路之魂”特展,,更是創(chuàng)下了3個月觀眾人次超過100萬的火爆紀錄,。
“近年來,,國人的文化自信日益增強,對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,。在此大背景下,,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從不同角度弘揚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,展示源遠流長,、博大精神的中華文明,,自然引起公眾強烈共鳴?!彼拇ㄊ〔┪镳^學會理事長盛建武表示,。
底蘊深厚 燦爛巴蜀文化魅力十足
這個端午小長假,,來自杭州的游客袁朗在四川留下了小小的遺憾,,因為三星堆博物館閉館,他未能前往參觀,,“等新館開放,,我一定要去一次?!?/p>
在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,、文博二級研究員、福建博物院原院長吳志躍看來,,巴蜀文化在中華文明歷史長河中扮演著重要角色,,三星堆、金沙,、武侯祠,、杜甫草堂……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以及不同種類的博物館,成為吸引國內外游客的法寶之一,。
1986年,,三星堆一、二號祭祀坑一醒驚天下,。尤其2021年3月三星堆新發(fā)現(xiàn)的6座祭祀坑公布考古新發(fā)現(xiàn),,包括銅罍座倒立鳥足頂尊神像等大量“奇奇怪怪的文物”吊足了公眾胃口。人們發(fā)現(xiàn),,在中原青銅器的莊嚴,、肅穆外,遠在西南的三星堆創(chuàng)造的青銅文化竟然如此浪漫和充滿想象力,。三星堆博物館副館長朱亞蓉告訴記者,,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三星堆博物館連續(xù)4天門票被一搶而空,,僅最后一天有少許余票,。即使在工作日,博物館展廳熙熙攘攘也成為常態(tài),。
記者了解到,中國禁止出國(境)的文物共有195件,,其中有6件在四川,。除此外,四川的博物館還擁有大量珍貴文物,,“吸睛”能力不俗,。西南地區(qū)龍頭大館四川博物院,館藏文物超過35萬余件,,既有極具地方特色的東漢說唱俑,,也有反映古蜀人獨特審美情趣的西周象首耳卷體夔紋青銅罍;既有宋徽宗趙佶的真跡《臘梅雙禽圖》,,也有五代前蜀皇帝王建的玉大帶等文物,。
網(wǎng)紅博物館成都博物館的館藏也頗有特色,漢代石犀反映了2000多年前蜀守李冰修建都江堰澤被天府的歷史,,漢代織機模型更是2000多年前四川的蜀錦織造技藝全球領先的直接證據(jù),。
不僅如此,四川還擁有中國皮影博物館,、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,、中國彩燈博物館等3座“國字號”博物館,一級博物館數(shù)量達12家,。
展陳靈活 博物館硬件提升讓文物活起來
很多愛逛博物館的觀眾注意到,,如今的博物館早已脫離了曾經(jīng)的“高冷”,變得越來越親民,。展廳虛擬漫游,、文物3D建模、游戲互動體驗……大量新技術的運用,,讓文物變得更加鮮活可觸,。博物館愛好者陸璐曾打卡過大英博物館、盧浮宮等世界知名博物館,,她告訴記者:“可以說,,四川以及國內的部分博物館,,在展陳和與公眾互動方面,已經(jīng)超越了一些世界知名博物館,?!?/p>
在成都博物館,5G+VR全景直播支持在線博物館漫游,,觀眾足不出戶便能實現(xiàn)“想去哪里去哪里”,。在閉館前的三星堆博物館青銅館,巨大的裸眼3D屏幕持續(xù)播放世界各地青銅文明的發(fā)展歷程,,視覺效果相當震撼,。
新技術的運用帶來了不一樣的視覺效果,,博物館的互動設計更是增加了觀眾的體驗感和參與感,。在四川博物院的“遠古四川”展廳,觀眾可以在電子顯示屏里體驗打制舊石器,;碰到疑問,,屏幕里還有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、著名古人類學家高星答疑解惑,。在張大千藝術館,,觀眾還可以參與根據(jù)敦煌壁畫《勞度叉斗圣變》設計的體感游戲,體驗斗法的樂趣,。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,,“再現(xiàn)金沙”VR眼鏡、“考古時空門”祭祀?yún)^(qū)虛擬漫游等沉浸式項目,,不僅可以讓游客了解遺址的歷史,,還能感受考古發(fā)掘的樂趣。
不僅如此,,包括四川博物院,、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等多家博物館在展陳提升中,開始大量使用低反射玻璃,,讓觀眾分分鐘告別拍照反光的尷尬,,實現(xiàn)和文物的無阻礙觀賞。博物館的燈光提升也讓展陳效果如虎添翼,,在三星堆博物館綜合館,,30多個出光角度很窄的小射燈,讓青銅大立人更顯高大肅穆,;永陵地宮的照明大量運用光纖,,既保證了觀眾參觀的光線,,也屏蔽掉了可能損失文物的紫外線。
資源共享 重磅文物集結讓展覽更有看點
每一個備受追捧的特色臨展背后,,都有明星文物集結帶來的號召力,。在當下,,全國博物館資源共享、聯(lián)合辦展的策展模式,,讓一站式欣賞全國各地的國寶文物不是夢,。
《漢字中國——方正之間的中華文明》特展除了趙孟頫的《蘭亭序》,辛棄疾的唯一傳世真跡《去國帖》以及國寶級文物敦煌遺書等紛紛亮相,;此前“絲路之魂”特展上,,湖北省博物館鎮(zhèn)館之寶越王勾踐劍和吳王夫差矛、南京市博物館鎮(zhèn)館之寶七寶阿育王塔以及內蒙古博物院鎮(zhèn)館之寶鷹頂金冠飾等國寶,,也同時參展,;四川博物院的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特展一級文物多達209件,湖北曾侯乙編鐘的“姊妹鐘”,、擂鼓墩二號墓編鐘以及寶雞青銅博物院收藏的秦公镈都“出差”來蓉,。
在四川博物院,、成都博物館,、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引進的外展中,還能看到梵高,、莫奈等國外著名畫家的真跡以及印度,、巴基斯坦等國家的佛教藝術?!斑@種展覽模式從滿足公眾‘看稀奇’開始,,吸引公眾走進博物館。最終,,會有一部分觀眾愛上博物館,。”四川省文物局博物館處相關負責人表示,。
“在國家高度重視博物館高質量發(fā)展的大背景下,,四川乃至全國博物館在展覽選題,、內容設計、展覽形式,、研學服務甚至文創(chuàng)開發(fā)等方面都有了較大提升,,最終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博物館?!眳侵拒S表示,,“這也反映出當下國人越來越熱愛傳統(tǒng)文化、注重文化修養(yǎng)的提升,?!?/p>
值得一提的是,,《漢字中國──方正之間的中華文明》展覽統(tǒng)計顯示,,85%以上為年輕觀眾,逛博物館已成為很多年輕人的生活方式,。